漫漫长夏如何为这个假期赋予更多意义?这个暑假,约150名复旦学子奔赴世界各地,在近40个校级暑期项目中开启求知探索之旅。奥地利、法国、荷兰、加拿大、美国、日本、西班牙、新加坡、英国……每一处坐标都是一次跨越山海的求知邀约,每一程步履都在异国文化中校准未来的方向。
与此同时,在陈晓明何佩鑫校友基金的支持下,学校多部门和院系的协作下,2025年“助力成长计划”优秀学生暑期出国出境交流资助项目如期而至,共80名本科生奔赴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大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与世界对话,他们的足迹共同点亮地图上的点点星光。求知无界,敢迎多重挑战,跨出专业疆域,他们让边界成为新的起跑线。
在伯克利暑期学校期间,数学科学学院2024级本科生陈昶泽初抵伯克利,扑面而来的不仅是加州阳光,还有全新的课堂节奏、迥异的文化语境、不同的思维方式。起初,他有些不适应,但很快将“手足无措”翻译成“主动出击”,并挑战了全球闻名的CS61A——“计算机科学入门”。课堂上,他被教授生动的讲解方式和同学们活跃的讨论氛围所吸引,让他“对编程有了全新的理解”。
陈关阳,管理学院2023级本科生,在东京大学GlobalUnitCourses(全球单元课程)项目中,选择了“AI for Understanding Human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课程。通过这门课程,她了解了认知发展、机器学习与大脑电信号编码等前沿理论,并在与来自不同背景的同学组成小组中,探讨“脑电+AI”的融合应用,开阔了她的国际视野。
展开剩余44%国际金融学院2024级本科生梅思祈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与牛津大学奥利尔学院的暑期项目中,深入学习“金融数学中的计算方法”,并在牛津的“博弈论”课堂上,收获了“策略互动”与“决策模型”的知识。每晚,各领域的学术大咖轮番开讲,点燃了他新的问题意识,也为未来的研究点亮了更多可能。
毛冠尧,未来信息创新学院2022级本科生,在斯坦福大学经历了短暂的“文化冲击”,但友善的同学让他很快融入。这里的课程强调学生自发组成团队进行合作,让他意识到自己的所学“在未来可以做什么”。
唐启畅,高分子科学系2024级本科生,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学习中感受到不同的节奏,强调探索与思考的教育方式激发了他的创造力。金开,基础医学院2023级本科生,初到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消除了语言障碍,获得了与全球各地同学的互动机会,深入理解医学的博大精深。
马彦茜,外国语言文学学院2023级本科生,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学习与生活中,深刻理解了多元化与包容性。她通过日常体验,感受到了文化的差异与交流。每位复旦学子的旅程,都在世界这本大书上写下了属于自己的生动注脚,行李箱里满载新奇的见闻,心里装进一个更广阔的世界和更清晰的自己。
七星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